探索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基层组织建设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青杠林村地处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东北部,村委会地距峨岭街道办事处17.5公里,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95561人,属二类贫困村,已于2019年成功脱贫为发展青杠林村集体经济,青杠林村村支两委先后进行绿壳蛋鸡、蔬菜等产业,均以失败而告终。自铜仁市供销社帮扶青杠林村后,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多次到村开展指导,同时组织村脱贫攻坚队外出考察学习,经过和村支两委多次探讨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决定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经过养殖场选址、方案编制、牛场建设等系列工作,青杠林村养殖场2019年12月建成并正式运行,作为青杠林村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青杠林村养殖场覆盖青杠林村全村群众197户561人,其中贫困户35户126人。养殖场首期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项目首批购进肉牛12头,为扩大饲养规模,降低饲养成本,拟再购进肉牛30头,届时青杠林村肉牛养殖场将达到满栏运行。自项目酝酿到正式运行,市供销社和街道办事处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下,养殖场自运行以来,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做强产业。作为峨岭街道唯一的一个肉牛养殖产业,在项目实施前,青杠林村通过对部分村产业失败进行原因分析后,充分认识到选准项目管理人员的重要性,为把产业搞好,做实做大做强青杠林村集体经济,结合村里的实际,明确了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共同管理的模式,加强了党支部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让养殖场得以有序健康地运行,为做大做强养殖场奠定了稳定基础。截至3月底,牛场现存肉牛长势喜人,头均增重300斤左右,头均毛收入1500元。

二、用好帮扶资源,推动产销对接。一个产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是由市场决定的,为确保青杠林村肉牛养殖场肉牛销售畅通,青杠林村充分利用各帮扶单位资源,特别是充分借助铜仁市供销社特有的供销渠道,最大限度减少中间销售环节,降低中间成本,增加销售利润,同时积极寻求与各帮扶单位的长期合作,确保青杠林村养殖场肉牛销路的稳定。

三、群众有活干,增收路更宽。针对喂养需要的青饲料,青杠林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除了养殖场种植的43亩牧草外,青杠林村脱贫攻坚队还积极发动群众种植牧草,通过向群众免费提供种子,按照约定价格,养殖场负责包收购的形式,多途径把养殖场和农户联系起来。截至3月底,合作社累计支付群众劳务工资5万元,支付土地流转租金0.5万元,已动员群众种植牧草15亩,每亩牧草销售收入预计3000元以上,群众通过到养殖场务工、出售牧草给养殖场、土地租赁等多形式参与进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进而使合作社和农户实现双赢。

 (铜仁市供销合作社联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