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供应链金融 ,新名词他们怎么玩转?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工作 » 为农服务体系

大数据平台、供应链金融 ,新名词他们怎么玩转?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
进军大数据产业 助力供销电商发展

  在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北京市供销合作社抓住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的战略机遇,发挥身处互联网前沿的地缘优势和首都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于2015年12月成立了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果断进军大数据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业绩:目前,北京、贵阳及承德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已全面落地。其中,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内的“首鸣”数据中心主体已经建成,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1500个机柜;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正在建设中,总占地规模3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个机柜;作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的重要节点,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占地规模180亩,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个机柜。今年5月,集团北美子公司入驻美国硅谷,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启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格局。


  战略定位: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将全面渗透社会各领域,大数据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供销合作社在农业、流通、金融等领域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数据,需要依靠大数据基础平台存储,利用大数据技术加以处理并提升数据附加值。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功能定位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数据中心园区布局和建设工作,为海量大数据提供“存储库房”,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第三方公立大数据服务平台。公司提出“3+10+X”发展战略,规划建设8-10万台机柜。其中“3”是指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北京、上海、广州重点布局大数据产业园;“10”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的10个互联网核心节点城市,包括贵阳、成都及武汉等地,发展建设一批数据中心;“X”是指遍布全国各地的数据机房节点,打造分布式数据中心集群,形成一张覆盖全国、全互联的数据中心集群网络。


  战略要点:


  一是与“供销e家”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针对“供销e家”的业务需求,提出全套云平台基础设施与服务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中心、灾备中心、云计算、云存储、云加速及安全防护等。


  二是面向全系统,建设覆盖全国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供销云”服务体系,服务供销合作社系统的“供销云”品牌,做好全系统电商数据信息的技术支撑工作。各级供销合作社无需单独自建数据中心,可以通过股权合作、租赁托管等形式,利用我们遍布各地数据中心,开展电子商务等业务。


  三是面向社会,为全国各类丰富多彩的电商前台,搭建“一体化”后台系统,有效提升网络加速及数据中心服务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提供持续性基础服务保障。


重庆市土特产品交易中心
创新打造结算型电子商务平台
助推涉农供应链金融跨越发展

  重庆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交易场所,也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意见》(渝委发〔2015〕22号)明确加快推进建设的“互联网+农业”平台。2015年8月,经市金融办批复,交易中心正式上线运营。


  目前业绩:截至2016年6月底,交易中心利用交易数据为12家涉农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协助企业累计实现融资6436万元。依托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组织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经销商等220余家涉农企业(含农民合作社),创新开展农副产品B2B大宗电子商务交易。截至2016年6月底,共上线挂牌1000余种土特产品,实现交易及资金结算4.13亿元。


  战略定位:交易中心紧紧围绕“三大平台和一个中心”的目标定位,加快打造土特产品交易结算平台、涉农企业融资增信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业信息化大数据中心。交易中心重点研究解决“涉农企业为什么上线交易”的核心命题,创新“以融资带动结算,以结算开展电子商务”的思路,积极探索开展涉农供应链金融,加快打造结算型电子商务平台,走出一条创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新路。


  战略要点:


1、提出了“1+N”的发展模式


  交易中心积极探索依托供销合作社的涉农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提出了“1+N”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交易中心作为要素市场的作用,以交易中心为核心的“1”,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区县供销社、监管仓库、银行、担保公司等为“N”的联动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依托专业供应链管理公司和区县供销企业进行货物监管,是基于存货(仓单)质押或转让的融资模式。


2、启动试点,研发产品,制定标准


  2015年11月,交易中心在合川区等地启动供应链金融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工作亮点:


  1、研发了“采购易融”、“销售易融”、“E结算”、“跨境通”、“团购宝”等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产品。


  2、制定了小额融资企业的资质标准、授信评估和风险控制等金融模型。
  
  3、引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建立了标准的金融监管仓库体系。

  4、开发了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银行接口、进销存、仓储管理等软件系统。

  5、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共建了资金结算清算体系。

  6、成功对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多家金融机构,集聚了金融资源,探索了支付结算、融资授信等全方位的农村金融创新合作路径。

  7、积极协助打造全市统一的农村信息化数据资源云计算平台,探索涉农企业征信等农村金融应用。


  同时,为加快探索适合供销系统的涉农供应链金融模式,交易中心与合川区供销合作社联合开展了企业推荐、项目考察、仓储监管、跟踪服务、政策帮扶等试点工作,交易中心和合川供销合作社社属企业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供应链核心,引进先进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银行级电商系统、进销存ERP系统等,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提供交易、结算、融资、仓储管理、财务代帐等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