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社:整市推进供销基层组织建设
为积极响应全国供销总社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供销基层组织体系,2024年,清镇市供销社抢抓历史先机,一举成为贵阳市供销改革基层组织建设试点的第一批区县。按照清镇市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规划,2024年恢复王庄、暗流、麦格、犁倭四个乡镇供销社建设,在全市九个乡镇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新建村级供销社试点25个,示范基层社4个。
强化体系建设,巩固服务阵地。一是着力恢复重建或新建一批基层社。按照依托财政资金、村支两委、集体经济合作新建和依托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的原则方向,率先构建“村集体+供销社+经营业主”模式,采取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利用清镇市供销社现有经营网点设施,或者在村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场所组建基层社,鼓励和引导社会主体和资本积极参与村级社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用好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将直播引进田间地头,数字赋能乡、村级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对接邮政等快递物流企业,降低“工业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物流成本,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三是加强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广泛吸纳村支两委负责人、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基层供销社发展,着力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管理的优秀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切实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履行好为农服务职责。
优化服务功能,发挥供销优势。一是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根据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大力推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要在农业生产、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加大力度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收购加工、农机服务、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服务,消除后顾之忧,破解发展难题,清除发展障碍。二是完善流通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积极发展农村日用品配送网点建设,健全农资、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络布局,着力构建布局合理、以点成网、一网多用、双向互通的流通服务网络。三是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基层服务网点,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推广测土配肥、种子农药技术配套实施,着力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重点推进汽车爆发拆解项目落地清镇,带动产业发展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进一步拓展社会化合作服务空间,推动文创、农旅与供销合融合发展等。
推广“三社联建”,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市社搭台,乡镇和村级基层供销唱戏。市社搭台主要以集团公司作为承接平台,加强与市农投公司深度合作,盘活清镇市原产地农产品交易市场,由集团公司按照统一招商、统一供货、统一金融服务的方式整合内外部资源,将清镇市原产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资批发业务做大做强,占据清镇市50%以上市场份额,带动全市乡镇、村级基层社业务发展。同时启动全市农业大宗商品交易招商合作工作,鼓励乡镇、村级基层供销以及社属企业参与入股合伙,实施抱团发展,争取2年内完成清镇市原产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培育工作,实现年交易量1个亿以上。二是市社引导基层社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联建。鼓励各基层社积极创新,不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拓展与农民合作社的合作领域和内容,积极与参与联建的农民合作社强化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合作社发展优势产业、销售合作社产品,进一步激发市场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合作模式,增强联农带农能力。三是建立供销与商务的联动合作互补机制。通过与商务部门密切配合,搭建覆盖全的供销综合服务平台,共同推进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重点工作和项目,逐步完善、覆盖全市的供销网络,为农村经济组织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加强和商务部门的密切协作,建立联动互补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互惠,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