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社:“四个强化” 推进基层供销社创新发展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黔南州社:“四个强化” 推进基层供销社创新发展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近年来,黔南州供销社以空白抓重组、薄弱抓改造、较强抓提升为原则,分类推进基层社恢复重建和提质改造,基层基础不断夯实,为农服务功能不断健全。截至目前,全系统共建成基层社212个,其中乡镇基层社数量从2012年底的43个逐步恢复到现在的102个,全州乡镇基层社覆盖率达98%

一、强化政策支撑,推动提质扩面。一是注重规划引领。2023年,州政府印发《黔南州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按照“3-6-3”步骤,逐年推动全州12个县(市)实现基层社建设提质焕新。2023年,贵定、独山、都匀率先实现基层社乡镇服务阵地全覆盖,服务触角延伸到村;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福泉、瓮安等6个县(市)供销社开展基层社建设行动,共新建基层社17个、农村综合服务社46个。二是坚持高位推动。为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不全的问题,州委、州政府多次到供销社开展调研。2024年《黔南州构建县乡村三级供销综合服务体系》纳入州委重大调研课题,并由州政府分管副州长领题调研。今年7月,分管副州长亲自带队到山东省临沭县、临沂县供销社开展考察调研,为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强化标杆建设,发挥示范作用。一是打造实施省级试点。2023年,贵定县供销社以农资保供、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实施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建设项目,该项目获批为全省一年一创新重点改革创新试点。2023828日,总社韩立平书记到贵定县音寨村供销社调研,对该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培育创建示范社、标杆社。近年来,全系统共培育创建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86个,获评总社级标杆基层社8个、省级示范基层社19个;全系统培育创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个、总社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个。

三、强化项目引领,筑牢发展根基。一是突出流通网络建设。牢牢把握国家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2023-2024年,共获得县域流通建设项目奖补资金590万元,依托县域商业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在都匀、贵定等县(市)供销社建成农资仓储集配中心、商品仓储配送中心4个、升级改造乡镇基层社6个、村供销社30个。二是积极申报省级项目。通过培育打造,2021年以来全系统有76个基层社获批省级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奖补资金达1394万元,新建改造面积3.4万平方米,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通过项目引领带动,基层社在农资供应、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购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和日用品销售、烟花爆竹连锁经营、快递物流等生活性服务方面得到不断拓展。

四、强化资源整合,重塑供销品牌。一是党建引领阵地前移。积极推行村党支部村供销社的村社共建模式,加快发展基层经营网点。在独山县通过供销社主导、村级党支部主抓、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主攻的合作模式,吸纳60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为独山县供销社的成员社。其中,独山县董岭村供销社2024年销售农资250余吨,营业收入100余万元。二是社企联合抱团发展。州供销集团发展绿色稻+”优质大米产业,建成日加工200吨稻谷的大米加工厂,在全州发展5万亩优质稻订单种植,联结都匀、瓮安、三都、荔波等县(市)的16个基层社和农民合作社,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优质大米全产业链,形成了佳穗绿产优质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