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社:“三减”推进社属企业改革
自2023年5月贵阳供销集团升格为市管企业以来,贵阳市社紧扣打造“过百亿”企业集团的工作目标,以“三减”工作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快推进社属企业优化重组,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社有资产管理体制,社属企业深化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一是减数量,加快瘦身重组。围绕“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和供销社主责主业,坚持“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原则,推动社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市供销集团通过股权转让、无偿划转、企业合并、破产清算等方式,将原全资、控股、参股的141家企业,减至25家,整合形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城乡商贸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资产投资运营四大主营板块,切实解决内部同质化竞争、低效重复投资等问题,社属企业行业引领作用和争资争项能力日益提升。比如,重组后的二级子公司贵阳供销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今年分别争取到超长期特别国债2100万元资金支持,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基金2000万元资金支持,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851万元资金支持,合计6951万元。
二是减层级,提升经营效益。按照“小总部+大平台”管理架构,出台《进一步优化企业层级压减工作实施方案》,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形成“一个集团公司+四大产业公司+N家业务公司”的“1+4+N”管理模式,严格控制社属企业层级不超过3级,基本解决法人链条长、管理层级多、机构臃肿等突出问题,企业经营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提升。比如,市供销集团管理层级由4级压缩至3级后,2024年1-9月,实现汇总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75.3%;资产总额29.58亿元,同比增长19.5%;利润总额-574万元,与上年同期利润总额-2861万元相比,增加盈利79.9%。
三是减人员,优化激励机制。市供销社通过狠抓“人事、劳动、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制定系列考核机制,一手抓人员清退,一手抓人才引进,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企业职工人数虽持续减少,干事创业活力却与日俱增。截至2024年9月,社属企业职工离退、辞退48人,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员4人,总人数由389人减至34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由8.57万元/人提升至10.0万元/人,同比增长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