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社:党建领航增动力 基层发展有活力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福泉市社:党建领航增动力 基层发展有活力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黔南州供销社改革试点任务安排福泉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服务基层供销社建设与发展,真正把党组织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为基层社建设引入源头活水,使党建与业务有效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放首位,把好正确发展方向。坚持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第一线,因村制宜、分推进,突出特色、分类发展,建成的村级供销社能实现供给农资商品,收购农产品终端平台。首先,对各村详细摸底和深入调研,结合各村农业特色,结合各村优势进行布点,针对实际择优进行建设。其次,根据人口密度和自然村的实际情况,选择产业丰富的村落、有人员的中心村寨开展建设并进行实际运作,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建设运营。建成后,制定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方向确保为农民提供品种齐全,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各企业对于有困难农户进行化肥赊销,确保家家户户买得起、用得上。农产品能够得到合理的收购价,确保农业增产能增收,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党员干部走在前,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市供销社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志愿服务我在行”等活动。一是抓住乡村振兴建设机遇,结合供销社发展需要,对罗坳、地松、黄丝、谷龙、浪波河、翁初、陆坪社区、高坪司、香云雾、兴隆等有一定产业基础,人口规模的集中点分门别类建设为村级供销社或农村综合服务社。二是深化与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与他们达成共识,以“辣椒”为合作项目与他们合作增加收益,促进经济增长。按照有证照、有场所、有标识、有人员、有收入、有为农服务项目的“六有”要素,以农资、日用品供应等为切入点建设运营村级供销社。三是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向下搭建站点。推动市、镇、村三级为农服务结合,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生产生活,推动供销合作社由单级服务向全程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服务一体化拓展,进一步密切村级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

党建业务齐共进,持续完善终端设施。为优化为农服务工作,以“服务三农·党旗添辉”党建品牌为抓手,深入开展“三进万家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供销社建设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做到政治有保证、过程有活力、业务有提升,有效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擦亮了供销合作社招牌。一是引入社会资本将各乡村属于供销社的旧资产进行提质改造,整合农资供应、便民超市、农村超市,办成管理规范民主、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持续盈利、服务功能完备的为农服务综合体。同时强化社有资产监管运营,加强对基层供销合作社改制后剩余社有资产的管理,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建设村级供销社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对资产状况一般、经济实力较弱的边远供销社,采取政策引导、合作开发等方式做实做强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日用品销售、农村物流寄递等至少三项核心业务,通过服务强化与农民的联合与合作开展运营。三是加强对已建基层社经营能力和发展规划的管理,对基层社经营现状、发展规划开展调研及评估,按“一社一档”的方式为基层社建档立卡。最终实现农资供给充足保证、农产品收购高效化运作、规模化经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