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县社:100万棒食用菌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近年来,织金县供销社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党建为统领,大力推进村级供销社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三个融合”发展工作举措,充分发挥社情民意点的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后寨乡大力实施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种植,不断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蓄势赋能。
从空中俯瞰后寨乡三家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160余个大棚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大棚内,务工群众三五成群,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轻车熟路地摆放菌棒。走近细看,前期种植的部分平菇已经出菇,长势喜人。
后寨乡三家寨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于2022年建成投产,伴随着该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当地群众获得了大量工作机会,不用远离家乡,便能够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后寨乡位于织金县西部,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68%。依托高海拔、低气温、大湿度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该乡大力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种植,在夏季其他低海拔、高气温地区不能产出香菇的时节,错峰抢占销售空档期,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种植效益,织金县社联合后寨乡三家寨村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在立足前期发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菌棒制作和废旧菌棒再利用技术,通过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与贵州大学和贵州农科院合作等方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介绍,三家寨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基地+群众”模式,按照“党委统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合作社为“引擎”,通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集菌棒制种、种植加工、冷链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