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县社:发展鲜食玉米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玉屏县社:发展鲜食玉米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走进朱家场镇茅坡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鲜食玉米郁郁葱葱,株距均匀、行距整齐,随风飘荡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农田犹如一幅美丽的乡村诗情画卷。

“今年种植的鲜食玉米我们从选种、育苗、种植、管护等方面一点都不敢马虎懈怠,都是实行精细化管理,待到我们试种成功后,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基地负责人姚镇宇说道。“鲜食玉米产业在种、管、采等环节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在前期玉米种植的时候,每天有40余名群众来务工。”

据了解,鲜食玉米也叫水果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嚼起来鲜香软糯,吃完满口甘醇津甜,与传统玉米相比,它在价格和市场上都占据很大优势。

“以前老百姓种植的以老玉米为主,多数用于饲养家禽,经济价值相对较低,我们引进种植的鲜食玉米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成为一个产业带动全县农业的发展。”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姚林介绍道。“玉米收完以后,玉米秸秆粉碎后可作为牛、羊等牲畜的优质草料,也可以将其粉碎成草粉加工成鸡、鸭等家禽的饲料,把它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该基地种植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70余亩,预计平均亩产3000斤左右,按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亩产值可达4500元,总产值可达31.5万元。玉米秸秆亩产2吨左右,按市场价每吨400元计算,亩产值可达800元,总产值可达5.6万元。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供销联社依托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将闲置土地、有流转需求的土地整合起来,采取“供销社+农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水稻+蔬菜”“水稻+油菜”“玉米+蔬菜”作为增收增效的特色产业,进行规模化种植,走绿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把“甜蜜”增收事业做大做强,用特色产业发展这张“黄金名片”绘就出农业产业更兴旺、乡村面貌更迷人、农民口袋更殷实的乡村振兴绚丽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