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社:海子街供销社十年蝶变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动态

七星关区社:海子街供销社十年蝶变记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供销社曾是过去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计划经济年代,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化肥种子和燃料,都需要到供销社进行购买。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也必须通过供销社才能走向全国各地。

进入新时代,国家愈发重视供销社的发展,中央多次指示,要让供销社成为当地党委政府连接人民群众桥梁与纽带,积极发挥新形势下背篼扁担精神,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此后,多地开始以强化合作、开放办社、农民参与、为农服务为目的,推进基层供销社升级改造。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每逢节假日和赶集日,海子街供销社为农服务综合体总是人来人往,村民们大包小包地从供销社里提着采购的商品回家。

年近六旬刘慧珍小时候经常随父母到供销社采购。看到熟悉的供销社再度重回大众视线,她十分高兴。

供销社的东西比外面的超市要实惠一些,并且品质有保证,社员还能打95折,我们都愿意来购买。刘慧珍笑着说,海子街供销社如今也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了。

海子街供销社有现在的热闹景象实属不易。海子街供销合作社成立于1952年,后因经营管理不善,到2011年末,账面资金仅2万元,欠缴养老保险金共计30多万元,整个供销社资产为0

2011年,为盘活闲置资产,焕发供销社活力。海子街供销社积极开拓服务领域,利用闲置资产占股招商引资、收回老旧门面装修重租、开展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巩固和扩大新网工程建设,领办学校、专业合作社、村级供销合作社,通过新建网络做强做大经营业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海子街供销社主任吴涛介绍,从2011年开始盘活闲置资产至今,已发展到4个为农服务中心,覆盖了海子街镇、明均玻璃厂、安置小区等10余万人的区域,年销售额达800余万元,年收益60余万元,固定资产超6000万元的贵州省基层十强供销社。

目前,海子街供销社已基本立足,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七星关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尹文陶的谋划里,海子街供销社未来将形成全镇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集金融服务、福体彩服务、通讯业服务、快递驿站、农资农技服务、农产购销、商业购物、供销文化展陈、休闲娱乐、小书吧和助农直播间等兼顾公益性于一体的为农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正在筹划将海子街供销社和街对面的好乐购购物广场进行一个有机整合,重新装修重塑供销社品牌形象,让当地群众在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体验一站式服务。尹文陶说,目前该计划正在实施当中,预计年底可完成。

此外,为促进供销社高质量发展,海子街镇供销社还与中国移动七星关区分公司达成了党建共创协议。双方约定聚焦5G+智慧城市重要场景,结合9one平台+42个高价值应用解决方案,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助力海子街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争取资源计划打造“5G+数字智慧供销全区示范点。

为农服务一直是供销社的宗旨,海子街供销社经过后期提质升级,可为当地群众提供社会保险事业含参保信息查询、缴费明细查询、养老金发放查询等30项查询项目及养老待遇发放银行账户变更、养老待遇申领、养老个人信息修改等29项办理项目,拓宽人社服务渠道,实现群众多点办就近办,让当地群众享受更便捷、更高效的人社服务。

传承供销文化,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七星关区供销系统高质量发展。尹文陶表示,海子街供销社从2012年至今已获得基层社标杆、贵州省基层十强供销社等中央、省、市、区表彰10余次,未来将持续深化改革,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基层供销社,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