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社:五举措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是不断夯实基层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全州有13个县基本保持原有的组织架构,按照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系统创建了“三位一体”基层供销社1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5家、村级供销社61家、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528家、完成薄弱基层社改造提升16个、农村综合服务社4352个。榕江县通过开展整合供销社、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探索“三社联建”试点工作,列入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定点观测项目重要亮点成果。凯里市供销社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建设“村社宜站”,打造便民服务平台,恢复发展村级供销社业务,列入民政部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得到省委副书记蓝绍敏、州长安九熊的签批肯定。
二是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责主业,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全州供销社系统“不忘为农服务初心,牢记为农服务使命”,全力以赴抓好农村农业资料供应、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目前,全州已建成经营服务网点1272个,其中:日用消费品686个,农业生产资料444个,农副产品收购网点29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5个,农贸市场10个,农产品交易市场20个,农村超市28个,服务网络进一步织密,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是全力做好农资保供稳价。依托全州供销系统18个农资经营企业,15个农资配送中心,7个连锁经营企业,488个经营网点以及854个村级加盟服务站(农家店)做好农资供应工作,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截至8月底,完成化肥销售15.24万吨,同比增长8%;化肥库存2.49万吨;销售化学农药444.78吨、农膜385.94吨、农用机械8926万元、种子饲料1307万元,保障了全州农业生产需要,为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
四是狠抓农产品购销工作。依托全系统资源优势,麻江、凯里、镇远等县(市)社开展农特产品进学校206所,覆盖学生15万余人,进社区7个、进超市39个、进对口帮扶城市31个、进机关单位78个。利用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手段,通过“互联网+供销社+农产品”方式,加快形成产品生产、网上交易、仓储物流和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截至8月底,全系统完成农产品销售27.2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5.29亿元,同比增长33.66%。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10.98亿元,同比增长44%。围绕“脱贫地区832平台”开展农产品线上销售工作,全州有15个脱贫县96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入驻832平台,销售农产品种类1842种,实现销售额3380万元。麻江县依托电商产业园供配中心拓展服务领域,推广快递驿站,引入县内中通、圆通、百世等6家快递企业入驻,日均物流量约1.2万件。
五是有序推进项目兴社战略。加大项目实施。全系统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有黄平县农产品现代流通中心、麻江县公共配送中心、镇远县白秧坪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及2021年度22个省级基层组织建设项目。今年,已申报实施省级基层组织建设项目122个,申报奖补资金1423万元。全州建立总社“新网工程”项目、合作发展基金项目、东西部协作资金、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政府专项债等项目库项目3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