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供销社以供销合作优势推动滞销葡萄营销
近日,凯里市供销商厦的职工每日蹲点在大风洞乡杉树林的葡萄种植基地,他们不分昼夜地组织种植户及时采收葡萄,发挥供销合作农产品流通主渠道作用,不仅在凯里积极组织销售,还通过供销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滞销葡萄销往遵义、重庆、湖南等地,为葡萄种植农户挽回了损失。
进入9月份,水晶葡萄到了大批量成熟的季节,水晶葡萄皮薄汁甜,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就是这种味道鲜美的水果,近日却对凯里市大风洞乡杉树林村的葡萄种植户造成非常大的困扰。由于凯里周边大面积种植,并且受今年气候影响,有半数的水晶葡萄因为水分太多出现了表皮开裂现象,虽然口感不变但是市场上却无人问津,对当地葡萄种植户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据杉树林村村委会潘主任介绍,大风洞葡萄味美质优,已注册了“黔原云珠”地理标志,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挂果的葡萄大概有8000多亩,滞销葡萄达100万斤,其中表皮开裂的葡萄有50余万斤,凯里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种植户既希望滞销葡萄能顺利销售,也希望表皮开裂的葡萄有人收购,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种植农户的损失。
针对杉树林村葡萄种植户遇到的实际困难,市供销社及时精心谋划滞销葡萄营销之战。市社党组书记白渝丰、主任王春亲自带队进入基地了解葡萄种植面积、卖相、存量等情况,制定采购方案;动员市社系统各企业利用各自的营销渠道,组织车辆直接开赴基地采购,同时与省内外市场及加工企业与市供销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发动种植农户夜以继日对葡萄进行采摘、分类、装箱,用最短的时间将葡萄销售出去,避免葡萄坏在田间地头;发动供销系统的干部职工及亲属到葡萄园购买葡萄。
“水晶葡萄的主要市场在西南地区,我们主要是销往遵义、贵阳、重庆、成都等地,只要我们采摘及时、装箱规范,我们会引入外地企业进入基地收购,同时我们也正在与葡萄加工企业联系,尽量将老百姓的所有葡萄收购销售。”才从遵义销完葡萄回来的市供销商厦经理杨君国说,做好“三农”服务是每个供销社企业的主要职责,对于滞销农产品的营销工作,我们供销社人义不容辞。
到目前为止,市社通过省内外营销渠道共计销售水晶葡萄3万多斤,组织系统职工及家属购买葡萄4000斤,目前正在联系外地企业入基地收购,在助力种植农户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