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社:构建综合农事服务体系
为充分发挥供销系统在农资供给方面的资源优势,构建起州、县、基层三级协同联动的服务体系,根据《贵州省供销社2025年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任务书》以及《黔南州供销综合(农事)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等文件的指导精神和工作安排,聚焦“1+6”服务体系(即1个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农资农化服务、烟花爆竹销售、日用消费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再生资源回收、其他生产生活服务等6大经营业务),坚持立柱架梁、夯基垒台,立足供应链发展,通过数字赋能整合多方资源,切实发挥基层供销社“一点多能、一网多用”作用。福泉市供销社所属企业福泉市福供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正有序推动农资经营体系的建设,目前各项任务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创新经营方式,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一是完善并规范农资经营网络体系,积极发展联营、直营、代储及代销网点,构建以黔南州新合作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为核心,福泉市供销社农资公司配送中心为支撑,联营直营代储代销点为终端的营销网络,从而提升对网络终端的服务能力和掌控力。二是构建稳固的农资供应链,拓展与赤天化集团、黔南州新合作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鄂中、史丹利、桂湖、山西金兰、金正大等名优品牌化肥生产企业合作,塑造品牌形象,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引导农民选购信赖的农资产品。
(二)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新型农资平台的作用。一是建设联采直供平台。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农资公司实现了从过往的农资供应中间商向现代农业物流商和服务商的转型。公司直接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通过集中采购后,签订农资代储代销协议。采用“点对点”直供模式,有效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使农民受益,并通过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引领销售。二是发挥科技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地发挥科技在服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并实施按需配送、科技咨询服务、科学合理用药以及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服务创新活动。三是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经营服务体系,及时传输商品供求信息。由过去单一的农资供应中间商向现代农业的综合服务商转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和农民企业,福泉市供销社社属企业农资公司采取“点对点”直接供肥给基地,开展科技咨询、配方施肥、科学用药服务创新。从4月底开始与黔南州新合作农资集团合作以来,截至目前,签订化肥代储代销直供协议12份,铺货数量95.98余吨,其中尿素铺货61.48吨,复合肥34.5吨,合计销售39吨。在服务对象中,提供配方施肥、防病治虫等农技服务面积90%,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四是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正在开展。准备在马场坪和牛场建设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实现66个行政村配送面全覆盖,前期配送率保80%,力争达100%。
(三)秉持创新与诚信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机制的作用。诚信经营构成了农资服务的基础,产品质量则是维护农民利益的关键。为确保农资服务的效益,市供销社会同福泉市市场监管局及福泉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农资市场检查。一是对农资经营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合法性,对于那些没有获得相应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经营行为,坚决予以取缔,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二是检验农资产品的质量,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进行科学的检测,以确保它们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严格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三是检查农资产品的标签是否规范,对缺少产品登记号、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经营许可证号、国家强制认证标志的农资产品,依法予以严厉查处;四是对农药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确保其标签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特别是那些虚假标注的行为,相关部门要进行严肃查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农药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遏制假冒伪劣农资品流入供销流通市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